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郭敬明 頁數:269 字數:26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事是最世最高端作品集《最映刻》的第三集,本期以鬼神狐妖為主題,追溯中華神話志怪源頭,尋跡民族民俗中暗合的妖鬼之說,淋漓展現數不盡的縱橫鬼魅妖物。本輯內容極其豐富、涵蓋廣泛,頂尖畫手王浣、年年、阮筠庭、孫十七、夏無殤、舞小仙等創作絢爛鬼魅的浮世繪;Maichao、羅浩森合作,以短篇漫畫的形式講述深夜靈異故事;一線設計師胡小西、Fredie.L、yeile、Pano、熊小熊等合作設計,保證制作最為優美精致;最世人氣作者笛安、恒殊、痕痕、天宮雁、陳奕潞等參與創作短篇小說和微小說;郭敬明以親身感悟親人葬禮的散文;古代神話重述創作者李銳、蘇童、葉兆言暢談他們創作的初衷與心路歷程,闡釋中國古代神話的深厚底蘊;知名女作家、《上海一周》資深記者項斯微與《文化中國》主播今波面對面談“文化魑魅魍魎”。
作者簡介
郭敬明,青春文學領軍人物,暢銷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副總編輯;“中國青春文學第一刊”《最小說》主編。特邀作者有國內多位著名作家文化人,包括李銳、葉兆言、蘇童、張宗子、劉震云等;最世作家包括郭敬明、寶樹、項斯微、笛安、陳楸帆、陳奕潞、天宮雁、邢燕、劉麥加、馮源、麥瓔、琉玄、張瑞等;插圖畫家包括王浣、年年、阮筠庭、孫十七、夏無殤、舞小仙等。
書籍目錄
亙古謠
繪日描金卷
文海拾貝
名家薈萃
魑魅魍魎文化
光影紀
釋說新語
畫境
浮光掠影
古宅探險
古跡遺風
都市怪談
擷采民俗
大家說
連環畫
章節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除夕 除夕,人往往不眠通宵。應該是慢慢經過了冬天,光亮暖化了樹木的冰梢,那樣不經意地,春光就已杳然了。 年復年年,每到這個時候,幸福便只是團聚相守——應該珍惜的,是故事里來之不易的安寧。傳說在遙遠的古代,有一種兇猛的四角怪獸叫“夕”,它的出現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災難。所以附近的人家通常到了臘月時節,就會逃往深山而躲避它。 有一年在避難的途中,人們在山里遇到了一個叫“年”的孩子,他告訴大家夕獸最怕的是紅色和聲響。于是人們就往門口貼上紅條,掛上紅燈籠,往火堆里扔噼啪響的竹節。大家聚在一起,漸漸地忘記了恐懼,并且互相鼓勵和祝福,期待可以除去夕獸。 等到天色漸明,夕獸果然沒有再出現。擊鐘以分歲,新的一年開始了,驚喜大抵如此吧。只是夕獸并沒有消失,所以每年年三十的晚上,大家還是會習慣地貼上紅聯,圍坐在篝火邊,燃放爆竹借以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定順意。 相守夜歡嘩,才不辜負這樣的美好。于是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要一起吃團圓飯,互相說吉祥的話。還有貼春聯,吃餃子,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后圍坐在夜色中,守歲到凌晨,處處歡愉喜慶。等到鐘聲響起,家家戶戶爆竹齊響,廊亭院落星火四濺,燈光齊明。“除夕”了,開始迎接幸福祥瑞。 月窮歲盡,除夕消災祈福,只要在一起,應該就是傾心的滿足。 元宵節(春燈節) 那時語言都盡了,只有一番景色: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人間正月,是活在燈火里的。其實也只是期望團聚的日子,是節慶,也是一種心境。 這是一個關于“火”的傳說。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獵人誤把下凡的神鳥當成野獸獵殺了,這件事傳上天庭,天帝震怒,于是他命令天兵天將在正月十五那一日放火燒毀人間。 這結果定然慘烈無比。就連天上的仙女都覺得悲戚。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間告知人們,希望不會因為天帝的怒火而殃及無辜。最后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到了正月十五那一日,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花,制造遍地火光的假象,期望可以瞞天過海。 日期終至,天帝往人間查看,發現果然通紅一片。那時流光鋪滿整個人間,風又飄飄,響聲震徹山間。火光持續三天三夜,玉帝以為是焚燒的大火,心滿意足,人們就這樣得以保全。 世事仍是公平的,人間劫后余生,為此多了一個紀念和珍惜團聚的日子。后來的正月十五,便與燈火有緣。那時候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彩燈萬盞,爆竹齊鳴,蔚為壯觀。目及之處,滿城火樹銀花,大家紛紛聚集在一起飲酒作樂,共吃元宵。多情的人還相約黃昏,吟燈聯賞燈詩,那脈脈煙花也逐漸入了夢。
編輯推薦
《魑魅魍魎》追溯中華神話志怪源頭,尋跡傳統民俗中的妖鬼之說,描畫鬼神狐妖的千姿百態、怪談秘聞。最世文化年末重頭大戲,郭敬明親自命名、鼎力監制,ZUIINK第三輯以浩大的陣勢圖文并茂地展現震撼人心的恩怨情仇。2012年12月30日驚艷巨獻,掀起新一輪“鬼神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