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安徽文藝 作者:(美)利奧波德·羅森伯格|譯者:馬俊杰 頁數:27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41年12月7日,一個讓美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劃了一次震驚世界的行動,強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頃刻間遭遇滅頂之災。山本五十六為何選擇珍珠港作為攻擊目標?美軍在珍珠港為何不設防?日本雖贏得了這場賭博,但輸掉了整場戰爭。更多內幕,更多細節,盡在《偷襲珍珠港》中。 美國利奧波德·羅森伯格編寫的《偷襲珍珠港》描寫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詳細過程。
書籍目錄
第1章 日本決心一戰 NO.1 羅斯福痛下決心 NO.2 東條英機拋出“南進”計劃 NO.3 惡魔出山第2章 山本計劃出籠 NO.1 始作俑者 NO.2 賭徒押寶 NO.3 載入史冊的源田 NO.4 信心十足的山本第3章 鹿兒島礪兵 NO.1 強化訓練 NO.2 圖上作戰演習 NO.3 山本與軍令部攤牌第4章 日本人的諜報戰 NO.1 油輪出擊 NO.2 吉川的功勞 NO.3 “魔術”未被重視 NO.4 精心設計的騙局第5章 外交欺騙 NO.1 和談的煙幕彈 NO.2 竭盡心機 NO.3 欲蓋彌彰第6章 大軍整頓待發 NO.1 歷史時刻 NO.2 海上集結 NO.3 美國人舉棋不定 NO.4 大禍臨頭第7章 日本艦隊殺奔夏威夷 NO.1 盲目樂觀 NO.2 氣勢洶洶 NO.3 短兵相接第8章 攻擊,攻擊,再攻擊 NO.1 虎、虎、虎 NO.2 首輪攻擊波 NO.3 劫難中的英雄 NO.4 第二波攻擊第9章 南云的遺憾 NO.1 夭折的第三波攻擊 NO.2 追悔莫及的敗筆第10章 巨人的覺醒 NO.1 彌天大謊不攻自破 NO.2 對日宣戰 NO.3 轟炸東京
章節摘錄
東條一上臺,就急于開戰。10月23日開始,日本當局連續召開了9天的政府與大本營聯絡會議,圍繞何時對美開戰及談判期限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直到11月2日凌晨,才最后取得一致。 11月5日,日方眼看談判成功無望,便在日本的御前會議上再次通過了《帝國國策施行要領》,決心對美、英、荷開戰,并指令:“發動武裝進攻的時間定于12月初,陸海軍應完成作戰準備。”東條英機在此次會議上表明了態度“盡管對兩年后戰局的估計不明,但也要下決心開戰。”會上還決定了日本同美國談判的最后方案——甲、乙兩案。《甲案》舊調重提,宣稱可以答應美國關于對華貿易無差別原則的要求;日本可以從印度支那和中國撤軍;同時日本表示參戰與否由日本自行決定,但沒有承諾不攻擊美國。 而《乙案》則閉口不談從中國撤軍等問題,僅以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撤軍為幌子,要求美國逼迫蔣介石投降、美國不得干涉日中和談,日美恢復資產凍結以前的貿易關系、對日本供應石油、協助日本取得荷印資源。這種種要求,無疑就是要由日本來獨吞中國、稱霸西太平洋。因而,美國對甲、乙兩個方案都沒有答復,而是向日本遞交了《美日協定基本綱要》草案,即《赫爾備忘錄》,要求日美兩國保證雙方恪守美國過去所主張的原則;提議締結中、美、英、日、荷各國多邊互不侵犯條約;要求日本政府從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撤出一切陸海空軍和警察力量;要求日本廢棄三國同盟條約。 美國把《赫爾備忘錄》視為對日本的最后通牒,而它的內容又是日本根本不愿意接受的,解決沖突的方式最后只剩下戰爭一途。美國堅持不先開第一槍的原則,因而,日本便決定首先開戰。通往戰爭的軌道已經鋪設好了。
編輯推薦
珍珠港地處瓦胡島南岸的科勞山脈和懷阿奈山脈之間平原的最低處,與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魯魯港相鄰,是美國海軍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島嶼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一般的民用船舶及外國艦船無美國海軍部特殊許可是不得進入的。偷襲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皇家海軍的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 美國利奧波德·羅森伯格編寫的《偷襲珍珠港》記錄了此一戰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